发布日期:2015-06-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安全相关问题的决策部署,6月10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联合主办的“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办,吴中区作为唯一受邀的区(县)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席论坛,并作实践经验介绍。
区环保局毛刚局长作了题为“严守生态红线,共享美好未来”的发言,他首先向各位领导和嘉宾介绍了苏州吴中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美丽的太湖山水,以及吴中区秉承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至上,不断追求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毛刚局长介绍,吴中区坚持规划先行,率先编制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了10个类型19个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达1943.24平方公里(含太湖水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占苏州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的60.6%,占全省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的8.1%。吴中区政府还前后出台了《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评估考核细则》和《吴中区省级生态红线补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形成了区级生态红线管理的制度体系,明确了各类生态红线区域的责任管理部门和机构,强化了生态红线的监督考核,将刚性约束和经济激励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生态红线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吴中区还落实创新“五位一体”综合管理、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三大举措,近年来累计投入超过14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严格管控生态空间,不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创新出台《吴中区绿色发展纲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服务业、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参加论坛的有: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海洋局、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部委主管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政策工作的司局领导;中国科学院、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中国环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安全问题的专家学者;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等对生态保护红线强烈关注的国际组织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