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生态美”造就绿色幸福城

发布日期:2016-07-29

  (来源: 新华日报  苏州城西南,沿着吴中大道一路驶向太湖,连绵的青山生机盎然。旺山、穹窿山、东山……这些集聚了吴地文化最核心、最精华的自然资源,像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太湖之畔,勾勒出一幅令人醉心的山水画卷。

  吴中区拥有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面积,是苏州山水的精华所在和吴地文化、太湖文明的重要发源地。7月28日闭幕的吴中区党代会提出“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作为今后发展总的主题导向,并明确“中心城市核、先进制造轴、生态文旅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布局。而刚刚结束的省委全会也指出,切实做好城市工作,建设江苏特色现代化城市,需要做到六个优化,其中包括优化城市文化特色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一核、一轴、一带,是吴中区和苏州市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是吴中传统文化集聚地、旅游资源密集区,更是吴文化传承、产业结构转型、城乡一体发展的主引擎,三者互相依存、互补互促,是吴中发展的重要支撑。”吴中区委书记金洁说,“吴文化”不仅包括精神层面的“人文吴中”,也涵盖物质层面的“山水苏州”,要以“精雕细琢”的精神维护好、开发好吴中的自然生态资源,这是吴中新一轮发展的关键动力所在。

  自2001年建区以来,绿色发展已成为吴中全区上下的坚定共识。因为吴中人明白,一个地区如果生态指标不过关,其他发展成绩再好也不行,“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罐子”的日子决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没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城市也绝不是幸福之城。

  坚守生态红线,重在由“纸上”落到“实地”。根据《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共有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太湖重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10类19个区域,总面积达1943.24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比例为全省第一。为严守生态红线,吴中区陆续制订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蓝天、绿地、净土、静音”十大工程,累计投入超150亿元用于太湖保护和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太湖西山岛,是国内最大的内湖岛屿,也是生态保护的重镇。随着近年来岛上农家乐的增多,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常年就近入河,让紧连太湖、四通八达的水系承受巨大压力。去年年初,金庭镇在苏州范围内率先启动农村污水治理试点,针对每村每户不同的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全面拉开全岛治污大幕。

  “这真是个神奇的大花园!自从把我们污水管改接到这儿,家后面那条小河变清了不少。”柯家村8组67岁的村民王佰明竖起了大拇指,在这里,利用污水过滤技术打造人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