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0-12-20
经过两天的考核验收,昨天,吴中、相城两区建设国家生态区通过了国家级考核验收。至此,我市所有涉农的县级市、区全部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要求,这也意味着我市达到了地级市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的要求。
对照创建国家生态区的5项基本条件和22项指标,吴中、相城两区均已基本达到要求,并于今年10月份相继通过了国家级考评。连续两年,吴中区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均为96分以上,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保持在90%左右。2009年,该区全社会环保投入达28.54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5.6%。
作为一个新建区,相城区按照“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建设目标,用新环境再造城市生态系统。 2009年,该区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达4.6%,同时区财政每年将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环境治理。建区十年,生态环境总投入已经超过30亿元,新增森林面积77803亩,修复生态湿地10多个,基本形成了既包括湖泊、河流等水面,又涵盖农田、绿地、小区等空间的多层次生态结构体系。
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专家组成的考核组充分肯定了两区在创建生态区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提出两区乃至苏州在创建国家生态市方面要注重“五个坚持”:坚持把推进生态文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任务之一;坚持“科学治太”,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坚持“铁腕治污”,防治工业污染;坚持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保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副市长周玉龙在昨天的通报会上表示,苏州将认真听取考核组的意见,及时整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同时,苏州也将以这次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把创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作为新时期在更高平台上推动“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创建生态文明市打好基础。(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