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是否变清 一部手机就看清

发布日期:2013-10-12

 ——吴中区投用首套集成式智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分散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广量大,它们此刻是否在运行,今天处理了多少污水,处理效果如何?无需到现场,一部手机就能知道所有答案。

昨天,首套集成式智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吴中区临湖镇陆舍村南港自然村投用,一天两次自动监测发送水质信息。依托该系统,未来吴中区将对全区60多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实时监控。

一进南港村村口,记者便发现,公共绿地里埋着几块水泥板。当地人介绍,水泥板下的就是全村生活污水“净化器”:污水由管网收集,从进水口进入格栅井,污水中较大悬浮物被截留下来,剩余的污水随后进入调节池由提升泵提升至厌氧池,经厌氧池消化后进行好氧化处理,最后流入清水池,经消毒后达标排放。

“沿太湖不少自然村的污水不具备接进市政管网集中处理的条件,只能通过这样的小型分散设施进行处理。但污水处理设备都在地下,污水进入格栅井后,处理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排放标准,监控起来十分困难,迫切需要一套集水样预处理、水质自动分析、数据采集控制远程监控于一体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进行长效管理。”吴中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便针对这一需求设计。记者注意到,这是台一人高、形似衣柜的仪器,底部通过小型抽水泵吸取水样。打开仪器门,内部就像一个小型化学实验室,下层的六个试剂瓶各插管线通向上层的分析仪,经过分析,污水处理前后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三项污染因子数据实时显示在仪器内的电子显示屏上,同时数据会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绑定的手机和后台监控平台上。

“传统的水质监测设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现有设备大多只能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主要安装在市政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的室内,不适合监测农村生活污水。”系统研发单位杭州兴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宏波说。为应对农村环境,技术人员从今年年初起研发设备,把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分析集中到一台仪器,成本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新增了降温设备、防水防雷设备,使仪器能够适应野外环境;优化监测分析程序,实时传输至手机和电脑终端,方便监控。

据悉,南港村是首个使用该系统的村落,因村庄紧临太湖,对水质达标排放要求尤其严格。“系统投用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优化,如果效果理想,下一步我们要对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下一张监控网,实时监控。”吴中区环保局环境管理科科长顾春茂说。

好在哪

把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分析集中到一台仪器,成本降低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同时数据会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绑定的手机和后台监控平台上。

新增降温设备、防水防雷设备,使仪器能够适应野外环境。

        (《苏州日报》胡佳逸)